曾国藩家书 第四十四篇 致三弟:勉在孝悌上用功
时间:2019/2/11 0:18:43 来源:我爱写信
一 封 信 作 文网 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四十四篇 致三弟:勉在孝悌上用功
【原文】
澄侯、叔淳、季洪三弟左右:
五月底连接三月一日、四月十八两次所发家信。四弟之信,具见真性情,有困心横虑、郁积思通之象。此事断不可求速效。求速效必助长,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只要日积月累,如愚公之移山,终久必有豁然贯通之候;愈欲速则愈锢蔽矣。来书往往词不达意,我能深谅其苦。
今人都将学字看错了。若细读“贤贤易色”一章,则绝大学问即在家庭日用之间。于孝悌两字上尽一分便是一分学,尽十分便是十分学。今人读书皆为科名起见,于孝悌伦纪之大,反似与书不相关。殊不知书上所载的,作文时所代圣贤说的,无非要明白这个道理。若果事事做得,即笔下说不出何妨!若事事不能做,并有污于伦纪之大,即文章说得好,亦只算个名教中之罪人。贤弟性情真挚,而短于诗文,何不日日在孝悌两字上用功?《曲礼》、《内则》所说的,句句依他做出,务使祖父母、父母、叔父母无一时不安乐,无一时不顺适;下而兄弟妻子皆蔼然有恩,秩然有序,此真大学问也。若诗文不好,此小事,不足计;即好极,亦不值一钱。不知贤弟肯听此语否?
科名之所以可贵者,谓其足以承堂上之欢也,谓禄仕可以养亲也。今吾已得之矣,即使诸弟不得,亦可以承欢,可以养亲,何必兄弟尽得哉?贤弟若细思此理,但于孝悌上用功,不于诗文上用功,则诗文不期进而自进矣。
凡作字总须得势,务使一笔可以走千里。三弟之字,笔笔无势,是以局促不能远纵。去年曾与九弟说及,想近来已忘之矣。九弟欲看余白折。余所写折子甚少,故不付。大铜尺已经寻得。付笔回南,目前实无妙便,俟秋间定当付还。
去年所寄牧云信未寄去,但其信前半劝牧云用功,后半劝凌云莫看地仙,实有道理。九弟可将其信抄一遍仍交与他,但将纺棉花一段删去可也。地仙为人主葬,害人一家,丧良心不少,未有不家败人亡者,不可不力阻凌云也。至于纺棉花之说,如直隶之三河县、灵寿县,无论贫富男女,人人纺布为生,如我境之耕田为生也。江南之妇人耕田,犹三河之男人纺布也。湖南如浏阳之夏布、祁阳之葛布、宜昌之棉布,皆无论贫富男妇,人人依以为业。此并不足为骇异也。第风俗难以遽变,必至骇人听闻,不如删去一段为妙。书不尽言。兄国藩手草。
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
【译文】
澄侯、叔淳、季洪三弟左右:
五月底连续接到三月一日、四月十八日家中所来的两封家信。四弟的信,字里行间漫溢着真情实意,可能是心中苦闷忧虑过于严重,想尽快拥有一个明朗的前途吧。只是这样的事绝对不可以求速效,求速效一定会揠苗助长,百害而无一利。只要日积月累,好比愚公移山,最终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时候;而急于求成就会永无出头之日。你的来信中有多处词不达意,我能深深体谅你心中的苦处。
如今人对“学”字的理解都有些偏见。如果仔细阅读“贤贤易色”一章,就会知道绝大部分学问都体现在家庭日常生活中。能够在“孝悌”两字上尽一分力便是一分学问,尽十分力便是十分学问。现在的人读书都是为了科举功名,对于孝悌伦理纲纪这些大道理,好像觉得与读书做学问没有任何联系。殊不知古书的记载,做文章时圣贤所说的,无非都是要阐明这个道理。如果事事都能符合孝悌,即使笔下说不出又有什么关系!如果事事违背孝悌,并且有愧于伦理纲纪这些大道理,即使文章写得再优秀,也只能算是个名教中的罪人。贤弟性情真挚,诗文并没有长进,为何不每天在“孝悌”两字上下功夫?如果按《礼记》中《曲礼》、《内则》章所说的句句照做,一定会使祖父母、父母、叔父母时刻安心快乐,随时顺心;对下面的兄弟妻儿都和蔼有恩,井然有序,这才是真正的大学问。像诗文不好这等小事,不必斤斤计较;即使写得再怎么好,也不值一文,不知贤弟是否愿意听我这么说吗?
科举功名之所以可贵,是因为取得后可以让长辈高兴,可以侍奉双亲。如今我已经取得了功名,即使各位兄弟取不到功名,也可以使长辈满足,可以侍奉双亲,又何必大家都要争取功名呢?贤弟如果仔细想一下这个道理,但凡在孝悌上用功,不需要在诗文上多费功夫,那么在诗文方面的长进自然会出乎你意料的。
每次写字的时候,一定要有笔势,务必做到一笔下去可走千里。三弟的字,每笔都没有气势,是因为太拘束不能放开的原因。去年曾经和九弟谈到这个问题,想必近日已经淡忘了吧。九弟在来信中说想看我写的白折,只是最近我所写的折子很少,暂时就不寄回。大铜尺现已找到。至于寄笔的事情,目前实在没有适合的机会,等到秋天一定寄回。
去年写给牧云的信还没有寄出,信中的前半部分是对牧云进行劝说勉励,后半部分是劝凌云不要看地仙,这其中是有道理的。九弟可将这封信重新抄一遍,依然交给他,不过要将纺棉花这一段删去。地仙为人主持丧葬的事情,伤害了人的一家,丧了不少良心,导致家破人亡的更是很多,为此一定要尽力劝阻凌云。至于纺棉花这件事情,像直隶的三河县、灵寿县,不管男女老少,富贵贫穷,人人都靠纺布为生,就像我们家乡人人以耕田为生一样。江南妇人种地,就像三河男人纺布一样,湖南如浏阳的夏布、祁阳的葛布、宜昌的棉布,也都是不管贫富男女,人人都以此为业,不值得为之奇怪。各地的风俗很难一时有所改变,肯定有的是骇人听闻,不如删去这一段为好。信中不能详细言谈,以后再详说。兄国藩手草。
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初六日
【解读】
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。孔子在《论语》中多次提到“孝”。在他看来“孝”是人间各种伦理关系中的第一伦理,孝所反映的父母与儿女的感情是人世间种种亲情中的第一亲情,而且他要求人们做到“入则孝,出则弟”(《论语.学而》)。还在《论语》中说:“孝弟也者,其为仁之本与!”以至后来的孟子也说:“尧、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!”(《孟子.告子下》)。可见儒家对于“孝悌”是多么重视。
所谓“孝”,就是指赡养父母,而孝的本质就是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。这在儒家也是将孝作为各种道德规范的根本,贯穿于人的行为始终,从侍奉顺从父母,到治国安邦,从君主到平民都离不开孝道。“悌”主要指尊敬兄长,弟兄相亲。《左传.昭公二十六年》中说:“兄爱而友,弟敬而顺。”
对此,孔子还将孝概括为六点内容:第一,赡养父母。《论语.为政》说:“今之孝者,是谓能养。”第二,敬重双亲。《论语.为政》说:“……至于犬马,皆有能养,不敬,何以别乎?”第三,以爱心愉悦老人。《礼记.内则》说:“孝子之养老也,乐其心”。第四,规劝父母错误言行。《礼记.坊记》说:“从命不忿,微谏不倦。”第五,不做有损父母声誉道义的事。《论语.为政》说:“孟懿子问孝,子曰:‘无违’。”第六,不做有损父母所给予的躯体健康的事。《孟子.离娄下》说“不顾父母之养……好勇斗狠……不孝也”等。
《礼记》说:“凡为人之子,冬温而夏清,昏定晨省。”说的是儿子对父母之礼,冬天设法使父母暖和,夏天设法使父母清凉,晚上为父母整理床铺,早上向父母问安。让父母冬暖夏凉,一般人都容易做到。但有的人却连这么简单的事情也做不到,他们不是没有这个能力做到,而是没有想到,那不就是没有孝心吗?
《尚书》云:“奉先思孝。”就是说,侍奉先祖首先要想到尽孝,想父母所想,急父母所急。如果想都没有想到,那又怎么谈得上做到呢?所以心中无论装有多少事、多大的事,总有一块地方应是留给父母的,这就是做子女的本分。如果连这点本分都没有,那就不能称为人子了。
《孝经》云:“孝,德之本也,教之所以由生也。”意思是说,孝是德行的根本,教化就从这里开始。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家庭的安宁、社会的稳定的向往,是百业兴盛的基础和柱石;它还反映了中华民族对建立和谐的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追求。
古代圣贤都是以孝悌作为修身治家的准则。而且在古代关于孝的故事也有很多。如舜孝感动天,遣神象助舜耕地,遣神鸟助舜除草。有帝尧最后把他的帝位禅让给舜的故事;有晋王祥严冬为母卧冰求鲤,鲤鱼跃出河面的故事;还有三国孟宗为母治病在大冷天扶竹哭笋,笋破土而出的故事等,这些都宣扬了“孝治天下”的观念。
曾国藩一生以孝悌为先,在家庭内部以身作则。他曾说,做到了孝顺和友爱会立即得到回报。他对长辈非常孝顺,不仅带头事亲至孝、以身垂范,还反复告诫家人说,如今人们都把“学”字理解错了,如果细读“贤贤易色”这一章,就会发现绝大多数学问存在于家庭日常生活之中。
曾国藩的远祖曾参啮指痛心,以孝著称。曾参少年时家贫,常入山打柴。一天,家里来了客人,母亲不知所措,就用牙咬自己的手指。曾参忽然觉得心疼,知道母亲在呼唤自己,便背着柴迅速返回家中,跪问缘故。母亲说:“有客人忽然到来,我咬手指盼你回来。”曾参于是接见客人,以礼相待。曾参学识渊博,曾提出“吾日三省吾身”(《论语.学而》)的修养方法,相传他的著作有《大学》、《孝经》等儒家经典,后世儒家尊他为“宗圣”。
中国传统的“孝文化”认为,对长辈的孝是“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之本,对父母能孝的人,才能对君主忠,才能对兄弟悌,才能对朋友信,才能对子女爱,等等。这不但是历史的积淀,而且还是现实的需要。我们从生活的常情考虑,一个人如果对他的父母都不好,还能对别人好吗?还能成就大事吗?
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也是一个很传统的封建知识分子,他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子女通晓孝敬祖先的道理,非常注重处理好亲族邻里的关系。曾国藩的祖母则是一个很懂得传统孝道的妇女,专心致力于相夫教子,不与妯娌争利。曾国藩的父亲曾麟书因为资质不高,屡屡受到曾玉屏的责骂。对此,曾麟书的态度仍然是“毕敬毕孝”,没有任何埋怨之意。后来,曾玉屏病重,曾麟书又朝夕服侍,毫无怨言。正是在这种家风渊源的基础上,造就了曾国藩这样一个封建时代标准的忠臣孝子。
曾国藩饱读经史,受儒家传统文化熏染颇深,三纲五常在他的心目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他也非常重视处理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,注重对子女的教育,强调以孝悌为本,把“孝友传家”作为自己家族的优良传统,也就是提倡“父慈子孝,兄友弟恭”。曾国藩希望通过这些准则来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,进而达到家族的团结和睦,从而使家族长盛不衰、香火永传。
在旧时代的道德观念下,晚辈绝对恭敬和顺从长辈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,也是一个家庭和睦的最主要象征之一。曾国藩把一个家族的兴旺吉祥,和“孝顺”紧密地联系起来。今天,由于计划生育的缘故,小孩成了家庭的“小皇帝”、“小公主”,“孝顺”二字在他们的概念里被淡忘了,许多子女全然不听从父母或长辈的话,该顺从的也不顺从。湖南卫视的《洞穴之光》节目,以人影响人,试图唤醒人们的“孝顺”之心,以改变这种局面。可见,曾国藩把家族的兴旺吉祥和“孝顺”紧密联系的观念是完全正确的。
儒家的所有主张都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上的,比如“仁”,首先是指在血缘基础上的亲人间的关爱,并将这种血缘关系扩大化,关爱他人,由己推人。早在三代之时,儒学的先行者就提出崇拜祖先的主张,从而重祭礼、孝敬。曾国藩号称“中国最后一个大儒”,自然也以孝敬父母作为自己的首要义务。但他年少就外出游学,之后经过科举考取了功名赴京师任官,故而一直不能侍奉双亲。曾国藩的孝道,主要表现在他的日记和家书里,他居家时日颇短,但其一颗拳拳孝子心却昭然可表。
曾国藩但凡给父母的家书总有一个格式,开头总是“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膝下”或“男国藩跪禀父亲母亲万福金安”,结尾则多用“男谨禀”或“男谨呈”等。虽然这是一种格式用语,但也足见远在千里之外的儿子,孝之殷切,至孝至诚了。当自己身在他方时,总是不时地向父亲禀呈自己的现状,以缓解父母对自己的挂念。嘱托兄弟、子侄多多来信呈报父母的身体状况,也是他孝顺的突出表现。曾国藩关切父母、孝顺双亲的家书很多,如他在家书中说:敬悉祖父大人病体未好,且日加剧。父率诸兄弟服侍已逾三年,无须臾之懈,独男一人远离膝下,未得一日尽孙子之职,罪责甚深。
母亲齿痛,不知比以前略松否?现服何药?下次望季弟寄方来看,叔父之病至今未愈,想甚沉重,望将药方病症书明寄京。刘东屏医道甚精,然高云亭犹嫌其过于胆大,不知近日精进何如?务宜慎之又慎。
有时候,曾国藩要做一件事,父母不同意或想不开,他便去信开导,实在开导不成,事情便暂时放下。曾国藩不但自己这样做,还时常在家书中劝导子弟要孝敬父母。如:凡是子女孝顺父母,一定是做人有规矩,办事有条理,亲戚都依赖他,远近之人都佩服他,父母也因此而更爱他,这就是大孝。如果做人没有档次,办事毫无道理,为亲族所唾骂,远近之人都鄙弃他,从而给父母带来了羞辱,这样的人即使常常用美食侍奉父母,并常常探视父母,也称不上是孝。
父母为儿女辛苦、不计得失,子女该如何才能报答父母对自己的一番深情呢?曾国藩秉承家训,虽不能侍奉双亲膝下,但能立德、立功、立言,有所作为,也算没有辜负父母的一片期望之情。
曾国藩从来不会因为自己是家中的长子长孙,或者是为官最高,权势最重的人而骄傲自满,责骂他人。他同父母亲族、兄弟姐妹相处得都十分融洽,处处以宽厚行事,以身作则,使得曾家跳出了“富不过三代”的怪圈,成为了百年不衰的大家族。而且在他的影响下,曾国藩的家族中,有名望之人才二百四十余人,每一代都有杰出的人物出现,而没出现过一个纨绔子弟。他的长子曾纪泽在曾国藩死后承命出仕,努力刻苦学习英语,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外交家。清代末年,他在与沙俄的谈判中,凭借坚强的斗志和精湛的谈判艺术,从沙俄手中夺回了伊犁城。此外,曾纪鸿是著名的数学家,还精通天文、地理,著有《对数详解》、《圆率考真图解》,并且计算出了第100位的圆周率。其孙辈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。
可见,父母是一个人的源头和根基,不孝顺父母就相当于舍本逐末,截源断流。古语有云“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”,“老吾老以及人之老,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”。意思就是说品德高尚的人不只孝顺他自己的亲属长辈,不只教导他自己的子孙。而是大恩与人,大怀揽天,最能包容和爱民。不仅孝顺自己的长辈同样孝顺别人的长辈,不仅抚养自己的后代也善待别人的后代。
观古抚今,多数人对孝顺的意识都模糊了,这是不应该的。试想一个人,如果都不对含辛茹苦抚养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去孝顺敬爱,又如何去爱别人,爱自己的国家呢?所以说孝悌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问题,更是在社会中立身不败的重要因素。
一 封 信 作 文网 为你提 供曾国藩家书 第四十四篇 致三弟:勉在孝悌上用功
阅读相关
1、【原文】沅甫九弟左右:十二日正七、有十归,接弟信,备悉一切。定湘营既至三曲滩,其营官成章鉴亦武弁中之不可多得者,弟可与之款接。来书谓意趣不在…阅读全文
2、【原文】四位老弟足下: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寄去书函,谅已收到。顷接四弟信,谓前信小注中误写二字。其诗比即付还,今亦忘其所误谓何矣。诸弟写信,总…阅读全文